找到相关内容2631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大般涅槃经中的涅盘思想

    因为自原始佛教的歧异,部派佛  教的纷诤,涅盘问题竟成为了一不可思议的悬案,同时也变  作了玄想的戏论,于是始有龙树之空观出来横扫执见,不论  执涅盘为实有也好(如说一切有部),或执如灯灭而成虚无也  ...意义和次节本有今  无偈论中所阐的如来身(或佛性)义后就可了然。  (三) 本经涅盘之否定表现  在第一章里已说过有关涅盘的否定表现,这不论是佛教  也好,奥义书也好,使用否定的方法,几乎是共同的,...

    张曼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535371059.html
  • 明末《物不迁论》的诤辩——异议者澄的佛学思想分析

    条件的难以具足,但是抱着  不妨尝试理解一下也好的心情,选择在撰写台大史研究所的硕士学位  论文时,大胆地针对明末这一重要的思想课题,进行相关背景和思想  内涵的详尽分析。事实上,就准备的工夫言,亦已...

    江灿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542971094.html
  • 昙昕法师谈弘一大师

    也好。我能够为这些孤儿及老人筹些钱,既使我弘一被他卖了都好!能够被他卖多少钱,我也愿意呵!」(问者与旁听者都因大师当时的幽默感而笑了出来)事后,大师说如他真能为这些孤儿老人做点事,真个是给那院长卖了,...

    谢清 整理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50271187.html
  • 重建道德与青少年教育—净空法师访谈录

    们很感动,告诉我,我们决定放弃所有权,对呀!不能为自己这一点利益,我这么多好东西让别人看不到。我说我的一生出版的书也好,光碟、VCD 这些东西统统没有版权,所以为什么在全世界有这么大的流通量,没有别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4384471427.html
  • 茶与诗——文人生活对艺术的渗透

    上也是大型诗会。茶会于是成为文人雅集的一种常见形式,延续至清代而不绝。中唐时兴起的诗社,一般被称为“诗酒社”,其实诗人社集时的饮料既有酒也有茶。中唐以后文人即使不约集正式的茶会,也好与僧人品茗赋诗,...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43071579.html
  • 王政与佛法——北朝至隋代帝王统治与弥勒信仰

    观念。  公元四六五年文成帝殁。献文帝即位,对佛寺佛像之营造不亚于  前人,也好老庄,不专信佛教,在位六年而禅位于子宏,即孝文帝。  孝文帝不仅造寺立塔,广修功德,最重要的是奖励译经求法,并  推动僧侣...

    陈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14373401.html
  • “北京大学座谈会”问答纪录

    气功在社会上是个热门的学习,有些人想得神通,想得特异功能,给人治治病,也好赚点钱,有点成就感。可是往往学习不当,就走火入魔了……。  答:走火入魔,不是说有什么魔鬼,而是用自己的错误来折磨自己。因为...

    耕云先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24973464.html
  • 《肇论》解“空”之特质

    梵志說:“吾犹昔人,非昔人也”。人也好、物也罢,本质上都是沒有自性的,人们眼里所见的只是一个幻相,实质上并沒有相应于人类概念的事物,事物的本身沒有自性,所以不可寻得,无法捉摸,因而从根本上说,现象之物本身...

    觉醒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491473654.html
  • 共业招感‧素食致祥

    And this makes the once effective antibiotics become quite helpless.猪的情况也好不到那里,世界一半左右的猪都挤迫在密不透风的猪圈里,...

    韦琪

    |共业招感#8231素食致祥|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00873876.html
  • 中国律学研究的方法论检讨——以弘一法师为例

    [32]所以戒律的修正与僧制的订立完全是基于中印人文国情及地理环境的不同。我们从此点也好理解弘一的研律转向。此外,南山律所禀承的是佛陀“随方毗尼”的精神,道宣明确指出:&...

    温金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9392673999.html